内容页头部

洁净服供应链微生物测试

检测项目

原料微生物检测:

  • 纤维原料需氧菌总数:≤100CFU/g(参照GB18401-2010)
  • 纤维原料霉菌和酵母菌总数:≤50CFU/g(参照GB18401-2010)
  • 辅料(拉链、魔术贴)表面微生物:≤10CFU/cm²(参照ISO14698-1:2003)
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控:
  • 裁剪车间空气沉降菌:≤10CFU/皿(φ90mm,30min,参照GB50591-2010)
  • 缝纫设备表面微生物:≤5CFU/cm²(参照ISO14698-1:2003)
  • 操作人员手部微生物:≤10CFU/cm²(参照HJ734-2014)
成品洁净服微生物检测:
  • 表面擦拭法微生物总数:≤20CFU/100cm²(参照ISO14698-1:2003)
  • 洗脱液微生物总数:≤100CFU/100ml(参照GB4789.2-2016)
  • 无菌服无菌性检查:无微生物生长(参照USP<71>)
致病菌检测:
  • 金黄色葡萄球菌:定性阴性、定量≤1CFU/100cm²(参照GB4789.10-2016)
  • 大肠杆菌:定性阴性、定量≤1CFU/100ml(参照GB4789.3-2016)
  • 铜绿假单胞菌:定性阴性(参照GB4789.4-2016)
抗菌性能检测:
  • 抗菌率:≥90%(参照ISO22196:2011)
  • 抗菌耐久性:经50次洗涤后抗菌率保持率≥80%(参照GB/T20944.2-2007)
消毒效果验证:
  • 湿热消毒杀灭率:≥99.9%(参照GB15981-2012)
  • 化学消毒残留微生物:≤10CFU/件(参照WS/T367-2012)
仓储环境微生物监测:
  • 仓库空气浮游菌:≤50CFU/m³(参照GB50591-2010)
  • 仓储货架表面微生物:≤5CFU/cm²(参照ISO14698-1:2003)
运输环节微生物控制:
  • 运输车辆内部空气微生物:≤100CFU/m³(参照GB/T14881-2013)
  • 运输包装表面微生物:≤10CFU/cm²(参照ISO14698-1:2003)
回收洁净服微生物检测:
  • 清洗后微生物总数:≤50CFU/100cm²(参照GB18401-2010)
  • 消毒后无菌性:无微生物生长(参照USP<71>)
中间产品微生物监控:
  • 裁剪后衣片微生物总数:≤30CFU/100cm²(参照企业内部标准Q/ABC001-2023)
  • 缝纫后半成品微生物总数:≤50CFU/100cm²(参照企业内部标准Q/ABC001-2023)

检测范围

1.洁净服原料:涵盖涤纶长丝、丙纶纤维、锦纶纤维等纺织原料,重点检测原料本身的需氧菌总数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,防止原料带菌进入生产环节

2.洁净服辅料:包括拉链、魔术贴、纽扣、缝线等辅料,重点检测辅料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微生物,避免辅料成为微生物滋生点

3.半成品洁净服:指裁剪后未缝制的衣片、缝制中的半成品,重点检测生产过程中(如裁剪、缝纫)的微生物污染,及时发现生产环节的卫生问题

4.成品洁净服(医药级):用于GMP车间、无菌手术室等医药环境的洁净服,重点检测表面微生物总数、洗脱液微生物总数及无菌性,符合USP<71>、ISO14698-1等标准

5.成品洁净服(食品级):用于食品加工车间、餐饮服务等食品环境的洁净服,重点检测致病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)及微生物总数,符合GB18401-2010、GB4789.2等标准

6.洁净服包装材料:包括无菌塑料袋、铝箔袋、真空包装膜等,重点检测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透过率、包装内空气微生物,防止包装材料污染成品

7.洁净服仓储环境:指成品仓库的空气、货架、地面等,重点检测仓储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(如浮游菌、沉降菌),确保仓储环境符合洁净要求

8.洁净服运输包装:包括运输用纸箱、缓冲材料、防水膜等,重点检测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侵入(如运输车辆内部空气微生物、包装表面微生物),防止运输环节污染

9.消毒后洁净服:经湿热消毒、化学消毒或辐照消毒后的洁净服,重点检测消毒后的残留微生物、无菌性,验证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

10.回收洁净服:指重复使用的洁净服(如医院、食品厂的周转洁净服),重点检测清洗后的微生物总数、消毒后的无菌性,确保回收洁净服的卫生安全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ISO14698-1:2003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—生物污染控制—第1部分:一般要求(用于空气、表面微生物检测)
  • ISO22196:2011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菌性能的评价(用于抗菌率检测)
  • USP<71>无菌检查法(用于无菌服无菌性检查)
国家标准:
  • GB18401-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(用于原料、成品的微生物总数检测)
  • GB4789.2-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—菌落总数测定(用于洗脱液、表面微生物总数检测)
  • GB/T20944.2-2007纺织品—抗菌性能的评价—第2部分:吸收法(用于抗菌耐久性检测)
  • GB50591-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标准(用于空气浮游菌、沉降菌检测)
方法差异说明:ISO14698-1采用沉降菌法(暴露时间30min,φ90mm培养皿)检测空气微生物,而GB50591-2010采用浮游菌法(流量28.3L/min,采样时间10min),两者采样方式不同,结果可接受限需根据行业要求调整(如医药行业通常要求浮游菌≤50CFU/m³,食品行业≤100CFU/m³);ISO22196的抗菌率计算采用对数减少值(log(R)),而GB/T20944.2采用百分比减少值((B-A)/B×100%),需注意转换(如对数减少值≥2对应抗菌率≥99%);USP<71>无菌检查法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或直接接种法,而GB4789.2-2016菌落总数测定采用平板计数法,两者适用场景不同(无菌检查用于无菌产品,菌落总数用于非无菌产品)

检测设备

1.微生物培养箱:海尔HWS-150B(温度范围20-60℃,精度±0.5℃,容积150L,具备超温报警功能)

2.洁净工作台:苏净SW-CJ-2FD(Class100级,风速0.38-0.52m/s,双人双面操作,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)

3.高压蒸汽灭菌器:新华LMQ.C-50E(压力0.14MPa,温度121℃,容积50L,自动排汽,具备干燥功能)

4.菌落计数器:赛多利斯Scan500(自动计数,准确率≥95%,支持蓝牙数据传输,可连接电脑导出报告)

5.生物安全柜:ThermoFisher1300SeriesII(ClassIITypeA2,下降气流0.3m/s,排风过滤效率≥99.99%,具备紫外消毒功能)

6.分光光度计:岛津UV-1800(波长范围190-1100nm,分辨率0.5nm,straylight≤0.0003%,支持多波长测定)

7.恒温水浴锅:上海博迅HH-S6(温度范围室温-100℃,精度±0.5℃,6孔独立控制,具备定时功能)

8.真空干燥箱:成都天宇ZK-82A(温度范围50-200℃,真空度≤133Pa,不锈钢内胆,具备真空度显示功能)

9.离心机:湘仪L530(最大转速5000rpm,最大离心力3500×g,容量4×500ml,具备不平衡报警功能)

10.无菌采样器:科迪博ST-100(采样面积100cm²,无菌包装,一次性使用,采用医用级塑料材质)

11.微生物快速检测仪:梅里埃VITEK2Compact(检测时间≤24h,准确率≥98%,支持15种致病菌检测,具备自动识别功能)

12.空气浮游菌采样器:赛多利斯RCSPlus(流量28.3L/min,采样效率≥95%,可存储1000组数据,具备液晶显示功能)

13.表面微生物采样棒:3Mswab(含中和剂,采样面积10cm×10cm,保质期24个月,采用尼龙纤维头)

14.洗脱液振荡器:其林贝尔THZ-100(转速0-300rpm,振幅20mm,定时范围0-120min,具备无级调速功能)

15.超低温冰箱:海尔DW-86L388(温度范围-86℃至-40℃,有效容积388L,节能模式下功耗≤1.2kW·h/24h,具备断电报警功能)

16.生物显微镜:奥林巴斯CX33(放大倍数40×-1000×,具备相衬功能,采用LED光源)

17.酶标仪:伯乐Bio-RadModel680(波长范围400-750nm,分辨率1nm,具备多通道检测功能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洁净服供应链微生物测试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